拒當猿人族!縮下顎,1秒改善駝背、不再肩膀酸痛

2018040516:15
拒當猿人族!縮下顎,1秒改善駝背、不再肩膀酸痛
【早安健康精選書摘】肩膀痠痛、腰打不直,為此困擾的久坐、久站族越來越多!然而,不少人痛哪裡就貼哪裡,雖然當下立即見效,卻時不時反覆發作,甚至引發慢性疼痛,造成長遠的傷害。 
 

《縮下顎,肩頸腰都不痛!頭痛失眠自然好》作者伊藤和磨指出,想從根本改善痠痛,必須從生活方式下手。其中的關鍵,就在「下顎」!從縮下顎開始調校姿勢,身體自然有活力!
 

下顎、頸部、鎖骨中心,3點1線身體就不歪
 

相信很多人看到自己的照片時,都會覺得自己的臉是歪的。


平時就有頭痛或頸部疼痛問題的人,下顎前端與頸部中心軸很可能正處於歪斜的狀態。


經常疼痛或感到暈眩而腳步不穩,頸部以上部位出現問題的患者,若從側面觀察他們的身型,會發現他們的下顎往上揚;從正面看則會發現鼻子和頸部不在一直線上。換句話說,他們的頭部不在頸部的正上方。


如果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,負責控制頭部動作的枕下肌群和胸鎖乳突肌就會僵化,引發暈眩、頭痛、眼睛失焦、產生疲勞、思考能力遲緩等各種問題。這兩處肌肉僵硬,也很可能導致類似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。


此外,由於長短腳以及左右側腹部肌肉生長不均,都會導致下顎(頭部)歪斜,因此並非只要矯正下顎位置,就能改善所有不適症狀。


當骨盆和脊椎歪斜,為了保持水平視線,人就會下意識地歪頭(臉部)。此時頸部關節和肌肉便會發揮作用,修正身體歪斜的角度。想從根本解決問題,就必須讓骨盆和左右肩膀(鎖骨前端)維持水平狀態。

 

 

↑平時就有頭痛或頸部疼痛問題的人,下顎前端與頸部中心軸很可能歪斜,從側面觀察,會發現下顎往上揚。 

關鍵3部位,判斷歪斜狀況
 

接下來,請大家站在鏡子前,觀察以下3處:

1.鎖骨中心點的凹陷處
2.下顎前端
3.頸部中心軸


下顎、頸部中心軸和鎖骨中心點的凹陷處要在一直線上,身體才能保持正確位置,均衡支撐頭部重量。身體長期處於歪斜狀態,不只會導致頸部到肩膀周邊的肌肉僵硬,還會加速頸椎椎間盤和關節變形等問題,嚴重危害身體健康。


對著鏡子觀察時,若覺得這三點不在一直線上,就代表身體或頭部有一方處於歪斜狀態,而且這樣的狀態已經形成「常態」了。
 


 

↑下顎、頸部中心軸和鎖骨中心點的凹陷處要在一直線上,身體才能保持正確位置。


全身的重心平衡器──下顎

下顎大約有1公斤重,並由頭部側邊肌肉牽引固定。


發生咬合不良、因受傷導致下顎位置偏移等情形時,就會對顳顎關節和第一頸椎造成不對稱壓力,引發全身失調。


下顎有一項重要作用,那就是負責感應重力變化。一旦身體出現歪斜,下顎就會立刻感受到,接著提供必要資訊給大腦,控制身體姿勢,以調整身體平衡。


下顎的門牙也有助於保持身體平衡。事實上,下顎缺門牙的人較難控制頭部位置。換句話說,下顎扮演著「隱性重心平衡器」的角色,隨時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。
 


 

↑下顎往內縮,開關便會打開,骨盆往前傾,調整身體姿勢。


 
↑下顎往外推,開關便會關閉,骨盆往後傾,形成彎腰駝背的姿勢。

下顎是調整姿勢的開關
 

大家是否知道身體有「開關」的存在?


身體的開關就是下顎。


當下顎往內縮,開關便會打開,處於「ON」的狀態;當下顎往外推,開關便會關閉,處於「OFF」的狀態。


開關一開,身體就會開始調整姿勢。「調整姿勢」就是調整脊椎,亦即調整脊髓功能。


提升脊髓功能,即可促進神經骨骼肌肉系統、呼吸循環系統、消化系統、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等全身作用。


縮下顎可讓沉重的頭部位於體幹正上方,讓脊椎處於最穩定的狀態(中立位置),利用「骨骼」支撐上半身重量。如此一來,即可大幅減輕頸部和腰部負擔,有效預防並改善肩膀痠痛和腰痛症狀。


近年來呼吸的重要性再度浮上檯面,擁有優質呼吸的必備條件就是從鼻子呼吸。鼻呼吸可以刺激鼻子黏膜,活化大腦。縮下顎,讓舌頭緊貼上顎牙齒內側,自然就能促進鼻呼吸。

  
骨盆後傾、腰痠背痛都是因為下顎外推!

當下顎往外推關上開關時,骨盆就會往後傾,形成彎腰駝背的姿勢。此時脊椎極度不穩定,身體只能依賴「肌肉」與「韌帶」支撐上半身重量。


有別於骨骼的特性,肌肉與韌帶無法承受長期持續的負荷,慢慢累積傷害和壓力,產生各種疼痛和身體功能障礙。脊椎歪斜就會導致脊髓歪斜,連帶使全身功能衰退。


更嚴重的是,下顎外推時嘴巴會呈現半開狀態,鼻子無法吸氣,人體為了維持生命活動,便會利用肩膀和頸部肌肉幫助呼吸。這就是慢性肩膀痠痛的起因。


幾乎所有人都曾經歷過肩膀痠痛和腰痛問題,這些人日常生活的姿勢就是下顎往外推,處於「OFF」的狀態。


如果想了解下顎的「開關功能」,不妨試著做下列動作:在抬下顎和縮下顎的狀態下,用力推牆壁。如此一來,你就能感受到力道的傳遞方式極為不同。


有打過高爾夫球的人就知道,揮桿時如果下顎往上抬,上半身就會不穩定,也會影響扭轉身體的速度;如果縮下顎,不僅上半身不動如山,還能迅速扭腰,增加揮桿速度。


我曾經在看馬拉松電視轉播時,聽到主播說:「○○選手的下巴往上抬,看起來相當痛苦。」下顎往上抬會導致骨盆往後傾,脊椎無法維持S型,降低了往前邁進的力量。
 

當一個人體力不足,便無法在激烈運動中維持縮下顎的狀態。就算心裡清楚縮下顎有多重要,只要無法穩住呼吸,下顎便會自然往上抬,頭部往前傾。如此一來,身體重心便會往後移,大幅減損推進力。試看看抬下顎往前走,相信一定會有走路速度明顯變慢的感覺。


多觀察不擅長運動的人的動作模式,就會發現他們經常抬下顎,身體姿勢偏移中立位置。如果想要改善,就必須配合自己的生活狀況和健康狀態,刻意將抬下顎改成縮下顎,讓「OFF」模式切換成「ON」模式。
 

 

↑將食指放在下顎輕輕往內壓,骨盆自然就會往前傾,同時打直腰部。


現在就跟著做!輕鬆又健康的坐姿──「將軍坐姿」

我從來沒有在以日本戰國時代為題材的連續劇中,看到將軍彎腰駝背、垂頭喪氣地坐著。只要將軍坐下來,一定會張開雙腿,挺直背部肌肉,展現出威風凜凜的氣勢。
 

我將這樣的姿勢稱為「將軍坐姿」,張開雙腿可以穩定身體姿勢,讓自己坐得更久。
 

大家不妨嘗試一下,坐在椅子上,雙腿張開40度,以點頭的感覺縮下顎。這個姿勢能讓腳掌貼地,穩定腰部姿勢;相反的,雙腿併攏坐著時,即使縮下顎也無法挺直腰部,坐起來便會彎腰駝背。


開腿坐著不只能將體重分散至地面,還能利用下顎控制身體姿勢。


相信祖先們並不是為了增進健康而開腿坐著,他們只是依照自己的感覺採取「將軍坐姿」。從生物力學的觀點來看,這個坐姿對身體十分有益。
 


 
↑將軍坐姿。坐著時雙腿張開40度,以點頭的感覺縮下顎。這個姿勢能讓腳掌貼地,穩定腰部姿勢。 


重點1. 頭部回到正確位置,讓肩頸腰都不痛!

 

已有研究證實,當頭部偏離正確位置,每往前凸出2.5公分,從頭部延伸到頸部、肩膀的肌群就會增加4公斤負荷。


假設一位體重70公斤的人,頭部往前凸10公分,加上頭部原本的重量,就有21~25公斤的負荷掛在頸部肌肉和韌帶上,相當於工作時在頸部掛著1個水桶,水桶裡倒入21~25公升的水,每天長達6~8小時。


醫界將這種看起來像是頭部往前滑的姿勢稱為「頭部前置錯姿(HFP)」。一旦罹患HFP,將血液輸送至腦底的椎骨動脈就會受到拉扯,導致血管變窄,使得腦部無法接收到足夠的血液和氧氣,很可能會引發腦貧血。


話說回來,幾乎所有企業使用的辦公桌高度都不符合員工身高,員工只好以不正確的姿勢工作。這樣的工作環境不只會引起肩膀痠痛,也會引發腰痛。許多人將肩膀痠痛和腰痛視為兩種不同的症狀,事實上這兩種症狀經常同時發生。


此外,負責內縮舌頭與下顎的肌肉過度緊張與硬化時,下顎就會往前推,嘴巴也會稍微張開。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下,就會提高顳顎關節變形和頭部側邊疼痛的風險。
 

 
↑頭部的正確位置。 

 
↑當頭部偏離正確位置,每往前凸出2.5公分,從頭部延伸到頸部、肩膀的肌群就會增加4公斤負荷。導致淺顳動脈受到壓迫,進而引發頭痛。

重點2. 縮下顎,自然養成鼻子呼吸的習慣!

呼吸會受到姿勢影響,若不改善姿勢,便無法提升呼吸品質。如前面所述,一旦罹患HFP,舌骨肌群緊繃會讓舌頭下垂,使嘴巴張開。


當舌頭往下垂且嘴巴張開時,就無法使用鼻子呼吸。大家可嘗試一下張嘴時用鼻子呼吸,一定會發現這個姿勢很難吸氣,於是只好使用嘴巴呼吸。嘴巴呼吸的缺點在於每次吸入的氧氣量不足,必須增加呼吸次數,呼吸次數一增加,交感神經就會活化。結果便會引發負面情緒,例如不安、緊張與憤怒等。


此外,在這個狀態下用鼻子呼吸,無法運用到主要肌肉(橫隔膜),反而由肩頸肌肉取而代之,幫助吸氣,這也是引起慢性肩膀痠痛的原因。事實上,所有慢性肩膀痠痛患者都罹患了HFP,而且全部用嘴巴呼吸。


從鼻子吸氣,透過黏膜吸收氧氣的方式,有助於促進大腦功能。


而由嘴巴呼吸則會降低頭部功能。鼻塞時通常眉間附近都會覺得很不舒服、頭暈腦脹,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。雖然無論從鼻子或嘴巴呼吸都能吸入氧氣,但鼻塞時就是會讓人感覺提不起勁。


雖然還是有極少數的頂尖運動員使用嘴巴呼吸。不過,若能在訓練時教他們在保持正確姿勢的狀態下,將舌頭緊貼在上顎處,使用鼻子呼吸,就能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運動表現。使用嘴巴呼吸不只無法穩定體幹,還會減少吸氣量,降低身體的極限值。


輕鬆改善頭部前置錯姿的方法,就是將舌頭緊貼在上顎處,上下牙齒不緊閉,張開舌頭厚度的縫隙。在這個狀態下,嘴巴會自然閉起,頭部也不會往前傾。


換句話說,只要將舌頭緊貼在上顎處,就能讓容易因重力往下垂的下顎處於水平狀態,負責支撐頭部、位於頸部前方的小肌群便會開始運作,避免頭部和頸椎左搖右晃。此外,舌頭下垂最後還會導致眼皮下垂、視力衰退,只要將舌頭貼在上顎處,嘴巴閉起,眼角就會往上提並增強視力。


從今天起開始縮下顎,打開你的開關吧!
 

 
↑舌頭緊貼在上顎處就能用鼻子呼吸,鼻子呼吸有很多好處。

禁止低頭!頸部僵硬、萎縮,萬病跟著來

根據統計,有7成的人曾經發生頸痛症狀,與腰痛一樣是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的問題。如與肩膀痠痛合計,頸痛每年的職災補助額僅次於腰痛,是所有症狀的第2名。


由於頸部疼痛的復發率相當高,因此有6成患者的症狀持續了好幾年。即使疼痛消失,之前為了避免疼痛而做出的不自然姿勢,以及頸部可動範圍縮小等影響,還是會維持一段時間,也讓許多患者感到不舒服。


明明有這麼多頸痛患者,為什麼過去一直沒有受到重視?反而是肩膀痠痛和腰痛較受矚目?頸部與肩膀是緊密相連的部位,無法個別處裡,我實在很難理解頸痛問題遭到忽略的理由。


頸部不只要支撐頭部重量,還要保護脊髓,必須維持一定的可動性(柔軟度),因此天生結構相當複雜,也很脆弱。由於頸部是很難治療的部位,因此一般醫院或診所很少以治療頸痛為主要訴求。


這幾年基於人體工學設計的椅子和桌子日漸普及,大幅改善了內勤上班族的工作環境。照理說肩膀痠痛和腰痛患者應該愈來愈少,沒想到卻因為愈來愈多人在家裡和公司使用電腦、智慧型手機,或是玩手機遊戲,反而導致頸痛和腰痛病例日益增加。甚至於還有許多小學生有頭痛、肩膀痠痛和腰痛困擾。


現代人不論男女老少,一整天都保持著低頭姿勢生活,這樣的現象令人憂心。從結果來看,低頭姿勢是萬病之源,也是傷害頸部,導致頸部疼痛的原因。


 
↑下巴往上抬,從第一到第二頸椎延伸到枕骨的枕下肌群就會萎縮僵硬。 
 
↑(三條線由上到下為枕大神經、頸半棘肌、頭夾肌):頭夾肌與頸半棘肌受到壓迫,引發頭痛。 


頸部僵硬,讓你視力退化、頭昏腦脹

過去醫界一直認為頭暈目眩、腳步虛浮是前庭系統(主司平衡感)與視覺系統產生功能障礙所致。不過,近年來有些研究報告指出,從第一到第二頸椎延伸到枕骨的枕下肌群一旦萎縮僵硬,也會引發頭暈目眩、腳步虛浮等症狀。 
 

身體為了保持平衡,枕下肌群會串連視覺系統、前庭器官、感覺和運動系統,將必要資訊傳遞至大腦。若因為累積疲勞或頸部外傷,使得枕下肌群或周邊肌肉(頭夾肌、頸半棘肌)僵硬,不只會減少流入大腦的血液量,也會使其他器官收集的資訊產生誤差,導致姿勢不穩、眼球運動功能低下、大腦虛浮暈眩等症狀。
 

當枕下肌群僵硬,就算各處器官將相關資訊傳遞至大腦,枕下肌群也無法即時處理相關訊息,於是我們看見的景色就會跟思考分離,就像是在看一部電影,或是漫步在雲端上,毫無真實感。明明很想做事,大腦卻跟不上腳步,想講話卻像是另一個自己在說話,有種人格分裂的感覺。



頸部僵硬,恐引發慢性頭痛
 

頸椎由7個骨塊組成,上面3個稱為「上頸椎」、下面4個稱為「下頸椎」。上頸椎和下頸椎的結構與作用各有不同,上頸椎的主要作用就是支撐頭部重量,控制頭部動作;下頸椎的作用就是成為支撐頭部重量的地基,控制整個頸部活動。
 

附著於下頸椎的肌肉、韌帶與關節一出問題,手臂和手部就容易出現疼痛與麻痺症狀。另一方面,附著於上頸椎的組織若出問題,不只會帶來全身性失調,也會危害心理健康,更會增加因頸部肌肉僵硬引起「頸因性頭痛」的風險。
 

近年來在年輕族群中,有愈來愈多人罹患慢性頭痛,這個現象引起了醫界的重視。慢性頭痛可分成「偏頭痛」、「緊張性頭痛」和「群發性頭痛」3種。大約7成的頭痛屬於緊張性頭痛,由於頭部肌肉緊繃,收縮血管與神經而造成。
 

光是檢查頭部很難找到足夠資訊,診斷出頭痛的真正原因。想要探究頭痛的根本原因,就必須連同頸部、肩膀到背部的肌肉僵硬,和頸關節的活動方式一起檢查。




文章出處:https://goo.gl/7oB95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