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竟與腎病變有關?掌握這要點遠離腎衰洗腎

2019050915:22
糖尿病竟與腎病變有關?掌握這要點遠離腎衰洗腎
老王因為工作關係經常需要應酬,年輕時食量大的習慣也一直沒改。他知道自己可能有血糖控制不佳的狀況,但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未能好好處理。某天開始,老王發現自己四肢浮腫、常常感到疲勞、口中有異味,而排尿時起很多泡泡,顏色也比以前黃,後來甚至發生腰部隱隱作痛狀況,就醫檢查才發現,不但是嚴重糖尿病,還連帶拖累了腎臟,有腎衰竭的可能。」 
 

血糖高為何會影響腎臟?

 

台灣糖尿病之父,「林瑞祥教授診所」權威名醫林瑞祥教授解釋,很多人以為高血糖只是造成糖尿病,實際上當全身血管都曝露在高血糖環境時,微細的血管容易受到傷害,像腎臟存在許多微細的血管與腎小球等精密的構造,若長期受到高血糖危害不處理,導致腎功能衰竭,就有洗腎風險。 

林瑞祥教授呼籲,有些糖尿病患長期忽略血糖控制,以致於進展到中期的蛋白尿階段,這時即使嚴格控制血糖、血壓,只能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速度,腎功能無法再恢復正常,最終走入洗腎一途,不可不慎。

台中大雅「長安診所」院長腎臟科醫師呂國樑表示,台灣的洗腎發生率、盛行率皆高居全球第一,而其中洗腎患者中有45%-50%是因為糖尿病控制不良才造成洗腎。而什麼叫控制不好呢?呂醫師解釋:一般是指糖化血色素很高,餐前餐後的血糖起伏很大,這些患者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服藥順從度不好,沒有定期測血糖,藥想吃就吃,不想吃就沒吃,血糖忽高忽低,以致於腎臟功能慢慢變差,5年、10年後,腎臟功能缺損是不可逆的。 

腎臟病變三階段:微蛋白尿->蛋白尿->洗腎 

林瑞祥教授指出,糖尿病腎臟病變在早期症狀不明顯,因此需透過篩檢來判斷。當尿裡出現不該有的尿蛋白,就是糖尿病患腎臟病變的第一個特徵。一開始的症狀是尿中出現微量白蛋白,稱為「微量白蛋白尿」;微量白蛋白尿階段若能聽從醫囑,好好控制血糖、血壓及血脂,腎臟功能是有機會回復的;反之,若已出現微量白蛋白尿,卻仍未好好控制血糖、血壓及血脂,則漸漸會進展為「蛋白尿」,此時若再不加以控制,便走入不可逆的腎衰竭,必須洗腎! 

此外,林瑞祥教授提醒,由於腎病變是微細血管的病變,發現腎病變時,應仔細檢查眼睛和神經,因為這些組織很容易出現微細血管的病變。 

醫生,長期吃藥不是會傷腎嗎?我會不會因此而洗腎? 

很多糖尿病患者常有藥物吃多了會洗腎的迷思,其實臨床上糖尿病患會進入長期洗腎的原因,都是因為血糖控制不佳所引起,跟糖尿病治療藥物沒有關係。 

呂國樑醫師進一步舉例說明:糖友吃藥,就很像學生進補習班補習(看診拿藥),成績不好(洗腎),是補習這件事不好嗎?還是本身學習不認真、沒學會所造成的呢?也就是說不認真控制血糖,導致血糖忽高忽低,才是造成腎功能衰竭,走入洗腎的主因。 

吃藥
腎功能可以恢復不要洗腎嗎? 

通常醫師會定期追蹤腎臟功能,對於有規律測血糖,血糖控制得宜的糖尿病病人來說,只要定期追蹤,是不用擔心將來洗腎的問題的。 

長期的血糖控制不良,就很有可能造成腎功能惡化而洗腎,但因初期的腎功能下降是無聲無息、毫無症狀的,容易被忽略,時間久了,腎功能進入腎臟病第4、5期就為時已晚,此時也只能努力維持現狀,讓病情不要惡化,這時更要好好控制血糖病規律監測,避免繼續傷害腎臟、避免洗腎。所以早期規則的監測是很重要的,呂國樑醫師提醒,糖尿病友別忘了三個月定期驗腎功能與微量白蛋白尿數值,此外,也應謹遵「三要一不」原則,即血糖要監測,血壓要控制,血脂肪要夠低,絕對不要吸菸。 

血糖機 
林瑞祥教授補充,目前有很多前瞻性研究證實,及早積極治療高血糖、高血壓及高血脂,並配合飲食運動控制,能預防及延遲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和進行。 

醫師



文章出處:https://reurl.cc/ZE9KV